综合新闻

  81113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兰州化物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协办的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三十周年(1987~2017)学术会议暨摩擦、磨损、润滑前沿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中科院院士、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研究员担任会议主席。大会邀请了来自大陆、香港地区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近50名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成就以及与润滑实验室的联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摩擦、减摩、耐磨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同期举行。

 会议现场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薛群基研究员回顾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并感谢各界同仁三十年来对实验室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学科片学术骨干的突出贡献及年轻同志的奋斗拼搏。他表示,实验室从极其简陋和艰难的环境下,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走到今天,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与影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实验室团结、协作、奋进、开放的精神息息相关,希望年轻人能继承和发扬下去。薛院士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薛群基院士致辞

  刘维民院士作了“润滑学科的发展历程”的报告,他从摩擦的起源讲起,指出了摩擦与润滑对人类的贡献,回顾了1987201730年间固体润滑学科在兰州化物所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他指出,固体润滑学科30年来,始终立足于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始终把握润滑科学技术研究的国际前沿,始终坚持开放、交流、协作,始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始终加强研究平台建设、争取科研资源,始终重视创新文化建设。这是固体润滑学科多年来积累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些精神财富使得润滑学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他希望固体润滑人回顾历史、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发奋努力、团结奋斗,既分享荣誉更要有所担当,持续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润滑材料与技术研究机构,使之成为真正的国家战略润滑材料与技术力量,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维民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李健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葛世荣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周仲荣教授和钱林茂教授、北京大学段慧玲教授,山东大学郝京诚教授、常州大学丁建宁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王海斗教授、河南大学张治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黎钦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张永振教授和魏世忠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戴振东教授、东南大学陈云飞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张广照教授、吉林大学韩志武教授、清华大学田煜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王钻开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袁成清教授、中南大学姚萍屏教授、浙江大学涂江平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特邀报告。邵天敏教授、王齐华研究员、周峰研究员、阎逢元研究员、陈建敏研究员分别主持了会议。

 

专家作报告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兰州化物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实验室。1987年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4月建成并通过验收。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引领着润滑材料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望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发挥科技国家队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营造“敏学致用,求真务实,创新奉献”的实验室核心文化理念,努力建设“民主、开放、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及“团结、协作、平等、宽容”的学术氛围。高度重视科学道德建设,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及优良的科研规范,积极倡导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实验室将围绕高性能润滑材料、摩擦化学及摩擦物理、极端苛刻环境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摩擦表/界面行为基础等部署科研工作,致力于解决上述领域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致力于培养和凝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致力于促进润滑抗磨材料及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与产业化,着力构建实验室面向2020年的科技创新体系。 

润滑学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