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所长刘维民做客央视

  润滑试验为空间站打基础

  中国甘肃网9月2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随着“拨”、“拉”、“压”、“提”四个动作的完成,出舱宇航员翟志刚完成了他这次出舱活动的“实质性动作”———取回“神七”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样品。27日下午,“神七”固体润滑材料分系统指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所长刘维民做客央视,接受了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现场采访,解读了此次出舱任务的重大意义。

  通过研究延长航天器运行寿命

  据刘维民介绍,现在我国卫星寿命一般都较短,其中寿命短的原因之一运动机构失效。航天当中不能使用常规的润滑油,因为在高真空状态下,润滑油很容易挥发;加之在低温下润滑油是会固化的,所以航天用润滑油一定是固体设计。做这样的实验,是想通过空间润滑研究,来提高润滑材料的可靠性,延长其寿命,使我们国家航天飞行器运行寿命不断延长。

  为将来建空间站打基础

  刘维民说,卫星或者飞船,或者将来我国要建的空间站,很多空间飞行器都有运动部件,而这些所有的运动部件都需要润滑,没有润滑这些运动部件很快就会失效。而这些暴露在外空间的运动部件,会受到空间的原子氧、紫外光等的辐照,对固体润滑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力学性能,尤其是润滑性能都有影响,因此,就需要发展抗空间环境的润滑材料。

  对于为什么要将固体润滑材料暴露在外太空40多个小时,刘维民解释说,我国要建设的空间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太空辐照。希望由此试验,得到辐照之后对固体润滑材料产生的影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借此机会在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分析空间环境和地面模拟之间的关联。第三步是了解怎么发展能够适应空间环境。

  相关链接

  空间试验材料筛选近乎苛刻

  记者9月27日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了解到,鉴于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周期的约束条件,比如要求试验样品可在较短的试验周期内取得有效的试验结果;要求确定的试验样品在原子氧环境中应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以便判别试验的效果;要求试验样品及其空间试验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反应产物对航天员健康不产生威胁;同时,要求选取的样品在本项目试验周期内应可明显反映原子氧等环境因素对固体润滑材料的影响效应并具有代表性等等,兰州化物所科研人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工作,最终筛选确定了3类11种试验样品。主要包括三大类:润滑薄膜系列,润滑涂层系列和自润滑复合材料。(记者何燕)